| | 添加收藏 / 设为首页
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尖法文苑 法院执行 法官风采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廉政建设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

 

国际档案日 | 纸笔千年会说话

发布时间:2020-06-10 16:39:02


6月9日是第十三个国际档案日。

今年宣传主题“档案见证小康路、聚焦扶贫决胜期”。

提到“档案”,你会想到

“压箱底”、“储藏室”?还是“鲜有问津的古老文件”?

其实档案是人类历史重要的载体之一,

帮助人们了解过去、论述现在、把握未来。

趁着国际档案日,跟着小编一起,

了解一下最高人民法院档案工作吧!


法院工作除了立案窗口接待、开庭审理案件,以及文书履行执行等,法院的档案管理也是同等重要。

平日里,档案工作默默无闻,却肩负着记录法院历史,传承司法文明的重担。最高法库藏档案60余万卷,涵盖诉讼、文书、会计、基建、声像、专题等类别档案,还藏有新中国成立前的晋冀鲁豫、晋察冀边区法院、华北人民法院,新中国成立后的六个大区分院、铁路高等法院等11个全宗档案,另藏有审判日本战犯庭审录音等珍贵档案。


2015年,最高人民法院完成全部历史档案的数字化。2017年6月,又完成了库藏34万余份各类裁判文书的全文识别。随着“智慧法院”建设,信息化融入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,逐页翻阅厚重纸质档案早已成为历史,网上电子借阅才是法院新风。那么,一份法院电子诉讼档案又需要经历怎样子的流程呢?



归卷 →案件审结后,业务部门的书记员们整理好案卷后交到档案室。



验收 →按照归档要求,档案员从案卷封面的书写,到卷内目录、材料、笔录、文书等内容进行逐页逐项检查,存在的问题一一记录并做好标记后,及时反馈给书记员更正,然后再交回档案室,档案员进行复检,全部合格后,案卷归档的验收工作完成。



扫描→专业人员对诉讼档案进行电子扫描,经过图像处理、质检、录入等工作环节,一份完整的电子档案就形成了。


至2020年1月,全国法院已完成2.57亿卷档案数字化,完成率达到76%。案件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网络查阅档案哦!

近年来,最高人民法院档案工作顺应法院工作信息化的大趋势,通过不断创新机制,将法院的档案工作与法院的审判执行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,积极探索以“电子档案为主、纸质档案为辅”的归档方式的改革,推动法院档案工作的全面升级。


“创新诉讼档案管理机制,利用信息技术,让数据多跑路,让百姓少跑腿,使案件相关人员足不出户就能查阅诉讼档案,为此,我们一直想方设法,积极推出便民举措。”最高法档案部门相关负责人说。



“纸笔千年会说话”,

档案,作为法院工作的真实记录,

每一份档案,

都凝聚法院档案人员的辛勤与汗水。

6月9日是“国际档案日”,

让我们向法院档案工作人员致敬!


来源: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

声明:本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。凡本公众号注明“来源:XXX或转自:XXX(非本公众号)”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,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,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注明,若因故疏忽,造成漏注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。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

 
 

 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