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4日,全省法院“公众开放日”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哈尔滨召开。尖山区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杨丘波以《让公平正义的大门永远敞开》为题介绍经验。
双鸭山市尖山区人民法院在上级法院有力指导下,始终坚持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为奋斗目标,擦亮“公众开放日”品牌,敞开公平正义的大门,让人民群众走进法院,让法院走进人民群众心中,全力构建阳光司法机制,打造法院文化名片。
以“赶考”心态搞开放
尖山区法院认真对待“公众开放日”,做足“功课”,积极“备考”,高起点策划、高标准设计、高质量开放,力争把每一个公众开放日都办出成效、办出特色、办出品牌。
真重视是开展公众开放日的重要前提。尖山区法院将“公众开放日”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,摆上重要议事日程,列入年度工作要点,制定活动工作方案,将开放日总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,落实到具体负责人,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,量化考核数量、效果,形成了党组统一部署,支部、部门牵头谋划,广大干警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。
真用心是开展公众开放日的重要根本。为确保公众开放日各项任务落实到位,尖山区法院认真部署各项工作,成立了宣讲小组,设置专门的讲解员进行引导,遇有专业的法律问题时,各业务部门的精英骨干会作为辅助讲解员解答问题,从设计参观路线到准备具有针对性的宣讲稿,找准大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,精心策划设计每一个环节,用心做好各项筹备工作,确保每一个公众开放日都能达到最佳效果。
真见效是开展公众开放日的直接体现。尖山区法院不断扩大开放覆盖面,各党支部、各部门全部参与其中,提升了开放的深度和广度。2017年8月以来,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90期,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新闻媒体、律师、学生、企业代表等10000余名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法院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,得到充分肯定。
以“合唱”思维搞开放
尖山区法院注重结合实际、贴近群众,把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、切身关注的,统一“打包”,设计“和弦”,丰富“音色”,实现“大调”与“小调”的共鸣。
与重大活动相结合。以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、基本解决执行难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重大活动为契机,找准这些活动与公众开放日的结合点,广泛开展政策宣讲,观看庭审视频,展示法院工作过程,同时发放征求意见表,征求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,实现与群众的互动融通。
与重点节日相结合。针对不同节日、不同特点、不同群体,设计有针对性的开放主题和宣讲内容,丰富参与体验。比如,在“六一”儿童节,邀请学生走进法院,以防范校园暴力为主题,帮助广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;在“八一”建军节,邀请军人代表,为部队官兵送上“法治大餐”;在教师节,邀请教师代表,可以更好地把法律知识融入到教育工作中,培养学生法律素养,等等。通过互动,大家对法院工作、法律知识有了更加直观全面的认知,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
与重要工作相结合。目前,我院诉讼服务中心、监控大厅、审判法庭、执行指挥中心、图书阅览室等场所,从立案、审判到执行等环节,从硬件保障到文化建设等内容,均可对外开放,让社会各界通过参观,了解理解法院工作。
以“摆摊”模式搞开放
尖山区法院借助网络媒体平台,深入探索更加方便快捷的开放形式,让法院“更聪明更智慧”。
通过视频录制“摆摊”。利用视频拍摄与问题采访的方式,率先在基层法院中开展线上“公众开放日”。第一期刊出《尖山法院来“摆摊”,大家看看都有啥?(立案篇)》,文章上线后,“一网双微”累计浏览量突破5000次,点在看的数量也是迄今为止最高的文章,累计参与人数更是当月全省法院第一。今年4月,尖山区法院推出的线上“公众开放日”,走出龙江、走进河北,为学生和家长普及了校园暴力相关法律知识,200多户家庭一起“上网课”。目前,线上“公众开放日”已累计举办13期,这是尖山区法院司法公开的一次全新尝试。
通过媒体矩阵“摆摊”。充分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,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,内容不再局限于介绍法院的硬件设施,而是结合不同办公场景介绍法律知识,更好地开展线上法治宣传教育、展示司法成果、接受群众监督,把法院工作更直观地展现给群众。通过“一网双微”、今日头条、抖音、快手等载体,开展宣传报道270多篇次,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。
通过直播互动“摆摊”。下一步,尖山区法院将不再局限于视频录制,而是充分结合直播互动交流,直面网络上群众的诉求,更好地满足多层次多方位的需要。尖山区法院也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、网络技术构筑虚拟法院,打破实体法院局限性,扩展法院的延伸空间,最大限度拓展法院功能。
尖山区法院将继续履职尽责,在依法公正高效的审理执行好每一个案件的同时,打造好“公众开放日”这张司法公开名片,以“让人民群众一次走进法院,树立一辈子的法治信仰”的理念,提升司法公信力,为龙江法治建设贡献双鸭山力量,为建党100周年献礼。